支付寶于近日發布了《支付寶私域運營白皮書》。第一時間,許多從業者也將這份白皮書轉給了見實,并展開討論。
從白皮書構成內容看,包括支付寶生態下的私域運營數據洞察、支付寶私域運營全鏈路地圖,以及如何做好“生活號+”營銷、玩轉優惠券、運營商家會員等,并附有私域運營商家案例、私域運營規范及操作指南。
但如果擴展,也能發現阿里整個平臺對私域的態度。有趣且你可能已經知道的是:私域最早正是由淘寶商家所孕育并提出,反而在微信生態上落地生根。漸漸這個大生態變得和阿里再無關聯,大家一提到私域,就首先想到微信和騰訊。
而現在,阿里不同部門開始猛切私域,以期能在私域中重新樹立話語權。僅就見實而言,就分別有來自釘釘、天貓等不同部門約聊。支付寶發布這份白皮書或僅僅是開始。
從行業角度看,任何大平臺的切入,都會給從業者帶來新紅利。從平臺的產品和功能布局與準備、服務商數量儲備和拓展、真正開放度等角度看,則還有許多值得討論和關注的地方,這也是大家和見實聊的主要方向。
接下來,我們一起看看這份白皮書的關鍵部分:
按照官方說法,支付寶已從一個支付工具,擴展為了一站式開放數字生活平臺,包括生活繳費、社保公積金、衣食住行等超1000項服務,待挖掘公域用戶池超10億。因此,支付寶或將成為商家運營私域流量的新陣地。
一
支付寶私域運營全鏈路
支付寶私域運營鏈路仍建立在“拉新獲客-用戶留存-用戶召回”的基礎框架之上,但場景與其他大廠截然不同。
第一,引流獲客環節,至少有六大公域流量入口:搜索、首頁推薦、營銷會場、支付后營銷、會員渠道、線下物料等,并由此形成6種獲客策略。
第二,用戶留存環節,有三大策略:一是教育用戶收藏小程序,并從首頁“我的小程序”入口重復訪問;二是引導用戶關注“生活號+”,并通過支付寶首頁直接訪問;三是鼓勵用戶成為會員,通過首頁的卡包完成重復訪問。
第三,用戶召回環節,可通過消息提醒(首頁、消息頻道、App push等三個渠道的訂閱消息和訂單消息)、短視頻、圖文等形式主動召回已流失的用戶。
二
“生活號+”VS微信公眾號
未來幾個月,支付寶或將首頁的“口碑”一欄改成為“生活號+”,其內容形式涵蓋短視頻、圖文、直播等形式,還可插入小程序、優惠券和會員引導等帶貨組件。其目的是將其作為商家自運營陣地,滿足商家私域內容營銷需求(如粉絲關注、留存、復訪、召回等),其形式類似于微信公眾號。
由此可看出,支付寶為做好私域基建,已在嘗試重新組織其業務結構。目前支付寶最新版本中仍未看到“生活號+”,可能還在灰度測試階段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生活號+”的私域流量推薦邏輯,如用戶關注過商家賬號,或用戶收藏過商家的小程序,“生活號+”將優先為該用戶呈現該商家的內容。
三
玩轉支付寶優惠券
支付寶優惠券的玩法,基本可結合私域獲客環節的策略來玩,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優惠券類型和發券場景,并引導用戶收藏小程序,或在私域小程序內容完成轉化。針對已領券用戶,還可參考用戶召回環節的玩法,提醒用戶盡快使用優惠券,提高核銷率。
四
商家私域會員運營
商家會員運營的核心,在于“多渠道觸達+小程序內入會+服務承接+優惠券促復購”。
如漢堡王通過支付寶首頁、小程序和線下點餐機等渠道吸引用戶加入會員,并定期通過會員活動形式發放優惠券提升用戶復購。其會員小程序月活躍人數提升89%+,月新會員數增加51%,月活躍消費會員數量提高18%。
白皮書中可見,支付寶對私域已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解,并將自己現有產品和服務再度組合了起來,希望能在此基礎上跑通私域運營鏈路。在此基礎上,開始面對商家做批量推廣復制。
現在業界中,不同大廠都用自己擅長的玩法來重新解讀私域。這當然是好事,但關鍵之處在于:企業真的可以降本增效?真的可以大幅提升轉化效果?并籍此完成業務線上化轉型?只有能實現這些,才是企業所需。
關于支付寶發布私域運營白皮書,您有哪些新思考和新發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