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導語:對于市場上的培訓班來說,應該我們大家都見的不少了吧,想要獲得明顯的效益,方法是少不了的。說到方法最有效的莫過于轉介紹,通過調研3000家培新機構,本文就來為大家談一談如何做好轉介紹。
什么方法能給培訓機構帶來學員的高效增長?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:轉介紹。
但在我們的認知里,轉介紹這事,太考驗機構的軟硬實力了。
- 第一,需要有完整的服務體系,給家長提供感動式服務;
- 第二,考驗機構人員的逼單能力。現實往往比較單薄,比如體育機構、舞蹈機構的老師,大多是剛從院校畢業的學生,他們沒有足夠的說服能力去撬動家長;
- 第三,轉介紹也是要花許多成本的,人員、金錢、時間都是成本。
可是你想過嗎?這些信息是有偏差的。為什么會出現偏差?因為信息的源頭出了問題。
你們機構的轉介紹方式是不是這些:
口頭傳達,讓家長幫忙轉介紹;轉發機構的海報/活動;直接給出利益刺激(金錢/課時)……
你們發現沒有?這些方式是從“我要家長做什么”的這個源頭出發的,但轉介紹的動作是誰完成的?是家長。源頭錯了,信息的傳遞就會出現偏差。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家長身上,如何讓家長更樂意轉介紹,我們就會發現,轉介紹應該和以下三點高度關聯。
一、用戶不愿意轉介紹的3個因素
1. 用戶成本
用戶做轉介紹,他需要付出什么。時間、精力、行動、形象損失……這些都是成本。
舉個口頭轉介紹的例子。
老師:XX媽媽,你身邊如果有想學高爾夫的孩子,可以推薦過來喲,孩子報名成功后,可以獲得500元現金。
家長需要付出什么呢?首先,他要去思考,誰有報課的需求(時間成本),同時,還要把他帶過來報名(精力成本)。最后,推薦的朋友報名成功了,他雖然能獲得現金獎勵,但他同時也擔憂,朋友如果知道我拿了傭金,會不會鄙視我?(形象損失)
再舉個例子,讓家長轉發活動海報,其實也要耗費一定精力,因為家長得復制文字、下載海報(行動成本),做了之后,他會覺得難堪(形象受損)。畢竟,誰也不想自己的朋友圈變成廣告圈。
2. 動機
排除直接利益刺激的因素,轉介紹的內容是不是和我高度相關?能不能為我帶來信息增量(讓其他人能了解到我不為人知、優秀的一面)?
比如當朋友知道我給孩子報了機器人課,會覺得我是個前衛的人;當他們得知我給孩子報了高爾夫課,會覺得我很有品位……
3. 助推動力
這是個經濟理論,由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、行為科學家理查德·H·泰勒提出。
這個理論認為,我們90%的決定,其實都是在無意識中做出來的,是過去積累下來的習慣。如果要靠意志去改變,會有很大的阻力。
所以很多時候,不是大家不愿意,而是感覺轉變太難發生,因為要改變原來很多的生活習慣。
這也就意味著,如果能用一種巧妙、簡單的方式,讓環境成為我們的推力,就能潤物細無聲,推動我們發生更好的改變。
轉嫁到轉介紹身上,我們需要在用戶適合做轉介紹的場景中,嵌入一個“扳機”,讓用戶輕輕一扣,就能把轉介紹的“子彈”發射出去。
綜上所述,培訓機構要想做好轉介紹,需滿足:家長無需付出額外成本、有強烈的轉發動機、且有轉發前“臨門一腳”的精妙設計。
二、雙螺旋轉介紹驅動法
基于這些共性,我們與3000家中大型培訓機構的管理者共同探討,他們貢獻經驗和方法論,我們校管家利用技術優勢,雙方結合一起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:雙螺旋轉介紹驅動法。
廣東某家中小機構通過這個方案,他們的學員人數在短短1年時間,從1500人漲到了4500人,足足漲了3倍。
下面就來介紹這個方法,先上圖。
這套方案是如何解決以上3個問題的呢?跟我一起往下看。
家長報名后,每次上課時,老師都會拍攝孩子開心的照片或視頻,課程結束后,老師會將這些素材與學員的課堂點評,一起通過課評工具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。家長看到之后,基于曬娃和曬優的心理,會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比于廣告式的海報,家長更愿意分享自己孩子的動態,這還能提升自己的社交形象,向大眾展現,你看,我是一個肯花錢培養孩子的好媽媽(解決了動機問題)。
家長分享的動作也很簡單,因為老師采用的是課評工具發送點評,不同于傳統的微信發送方式,在轉發上,家長無需再保存照片、或者截圖,只需要把收到的點評頁面,通過“曬一波”按鈕,一鍵分享到朋友圈即可(解決了成本問題,曬一波的按鈕也有助推動力)。
家長每一次的分享動作,學校都會有正向反饋,會自動計入積分獎勵,家長可實時在手機里查看自己的積分數據,同時還能在學校的積分商城里兌換自己喜歡的禮品(助推動力)。
3個問題解決了,那么這個方案是如何促進轉介紹的呢?
原來,家長分享出去的頁面中,會軟植入學校的品牌廣告和留單,心動的家長可以即刻報名體驗。就這樣,曬娃和轉介紹廣告就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。
可不要小看這個廣告,假設你有300名學員,每周有1/3的家長來分享點評,按平均打開的人數為10人的話,這樣一個月算下來,你的廣告就有4000精準用戶能看到,再按照留單率10%、成交率5%的保守估計(實際數據遠遠不止),你每個月就能多成交20名學員。
細節是魔鬼,最后還要提醒大家,為了讓你的轉介紹能自循環下去,還需主要3點:
1. 點評內容要生動詳實,能打動家長。
比如給孩子拍的照片和視頻要美美噠,這樣家長才愿意轉發。還比如要記錄孩子的童言童語,尤其是說的和爸爸媽媽相關的話。這樣家長看到后,會因為自家孩子的優秀、天真、可愛而有一種自豪感,這時,他們轉發課評的意愿也會激增。關于點評內容,我也給大家整理了一個模板,供參考。
2. 在校區顯眼位置,展示積分規則,這起到告知和習慣養成的作用。
3. 全程一定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,這樣才能形成家長和學校雙贏的局面。
總結:要想做好轉介紹,必須解決三個問題:
- 用戶成本
- 動機
- 助推動力
這也是標題中提煉出的10個字。而用課評+積分的雙螺旋轉介紹驅動法,就能較好地解決。
我們做完這個解決方案之后,也發現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邏輯:先簡化后串聯。先簡化,指的是遵循第一性原理,在遇到問題時,追根溯源,回到原點去思考,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。就像開篇說到的,轉介紹不是聚焦在“我要家長做什么”,而應該聚焦在“家長希望用什么樣的方式”。找到根本問題后,再圍繞它,去找出關鍵的影響因素,并進行逐個推敲、擊破,就能事半功倍地解決問題。
本文為@菜大媽原創,運營喵專欄作者。